在上升的浪潮中疗愈2022 釜山双年展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技术资讯

在上升的浪潮中疗愈2022 釜山双年展

2023-12-29 14:19:08 技术资讯

  位于釜山洛东江下丘乙淑岛的釜山当代艺术博物馆有着良好的天然环境。洛东江和俞宿岛河口的生物、地质和海洋环境使这里成为第179号自然纪念区,并作为亚洲最大的候鸟栖息地而受到国际关注。然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韩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这里的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正是这样的背景,呼出了关于生态、工业发展、迁移与劳动等伤痕下艺术的回应;也正是这样的背景,打开了本届釜山双年展的探讨语境。

  2022釜山双年展策展团队在特别的生态环境和历史中获得灵感,选择用“浪潮”一词简练地描述釜山的特性,将之与双年展主题结合:“曾经,釜山的生活直接来自陆地和海洋。今天的釜山是一个不断分层的地方,垂直的高楼与横穿城市的高速、桥梁林立。”以“我们,在崛起的浪潮中”(We, on the Rising Wave)为主题的釜山双年展通过以金海珠(HaejuKim)为首的策展团队邀请了来自26个国家的6 4位(组)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围绕主题开启对话,一起呈现在世界各地与现实社会建立联结的作品。策展者以“移民”“劳动力与女性”“城市生态系统”“技术变革与地域性”这几个关键词串联起双年展的脉络,以釜山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主会场,加上釜山港1号码头、影岛造船厂旧址和草梁的联动展示,充分的利用了场域语境和历史背景。在作品的诠释和演绎中,2022釜山双年展希望在全世界疫情发生的当下为人类带来激励,在回顾历史中保留或隐藏的集体记忆以及在现代社会下一直在变化的城市结构过程中,审视自身所处的形式状态,以此为未来做出思索。

  一走进釜山当代艺术博物馆,便看到芬兰艺术家阿尔玛·海基莱(Alma Heikkil?)的巨幅装置悬于中厅。这件作品以一个微观世界的视角打开了人类之于地球同样是种“微生物”的思考,以此奠定了双年展的基调:人类无法感知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如线虫、孢子、菌丝体、真菌等,但这些有机体却无处不在,在人体内外都有它们的“殖民地”。生命总是在某种介质中发生,海基莱的作品是关于水中的微生物,就像博物馆坐落的釜山依靠大海一样,生命从海洋中孕育而来,历史也由此打开。

  在历史的长河中,流动带来了文明的进步。人口的流动打破了地域传统,激发了文化碰撞。物质的流动建立起同一化的平台,而高速流动的时代加快了社会的变迁,生活伴随着这些变迁而来的可能有文化认同问题、危机意识、归属感等。詹妮弗·蒂(JenniferTee)用代表荷兰的郁金香花瓣拼贴出的《坦帕世界山,生命之树》便是建立在移民的历史背景中。这件特殊的印度尼西亚传统纺织品形式的艺术品表现了艺术家一种失落和不稳定的困惑,大半个世纪之前,她的祖父从事郁金香球茎出口美洲的工作,随后她便随家人乘船从印度尼西亚移民到荷兰。作品印藏了她对家族谱系的追寻,也反映出移民对历史和文化身份的迷惑。来自中国台湾省的艺术家许家维曾梳理了以鹿为例子的动物在全球化历程中体现出的殖民贸易网络,从17世纪的鹿皮贸易到日本武士文化、柬荷战争,原境取景和口述历史在过去与现在的并置中交织出一段复杂的亚洲历史。卡马乔·埃雷拉(Camacho Herrera)和僧人贝博因(BeobIn)合作的佛像绘画结合了韩国传统材料描绘了橡胶工业史以及南美、非洲、东南亚和韩国的劳工问题、环境破坏问题。类似的作品还有萨拉·范·德·海德(Sara Sejin Chang)的沉浸式电影《四个月,四百万光年》,一个关于荷兰殖民者跨国收养儿童问题等。

  同样借用他域表现手法来关注移民主题的还有桑辛迪亚·莫希尼·辛普森(SancintyaMohini Simpson)。她在瓦楞纸上借用印度微型绘画,结合视频、表演形式来讲述殖民时代的甘蔗种植园故事。但辛普森的作品更关注这个历史背景后女性的身份角色。作为来自印度的南非种植园劳工后裔,艺术家从与母亲的对话中拼接出一段关于语言文化和集体失落的回忆。《无名无姓》是丹麦艺术家皮娅·奥尼克(Pia R?nicke)讲述的女性和劳动背后的故事。勒·克林特(LeKlint)本来是丹麦同名灯具制造商家族的女性,她帮助家族创立著名的百褶灯罩,却被父亲及其兄弟剥夺名字使用权,灯罩的制作的步骤更是被视为无形机器的女性工人所完成的。奥尼克通过个人和勒·克林特的互动、去图书馆博物馆找资料的过程道出现场各式百褶灯具和名字背后的故事。而米卡·罗滕伯格(Mika Rottenberg)则以真实和虚构结合的手法探讨性别、劳动价值、资本主义时代之间的问题,作品中将看似无关的事物并置,广阔的草原、大型强子对撞机、一望无垠的田地、流水线作业情景……似乎有着某种联系,艺术家通过“研究女性身体与制作机制之间的联系”探讨了隐形劳动。文姬英的绘画《女人在祈祷什么》则揭露了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在绝望境地时的精神依赖。在釜山的工业化进程中,女性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却不为所见,双年展用一件件作品背后的故事为全世界妇女发声。

  人类文明与发展给自然生态带来破坏。釜山曾经历过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很多问题和挑战,她的历史和存在本身便时刻提醒我们该关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并且应该对城市发展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平衡保持应有的敬畏。人文和生态多年来的发展与磨合同时也发展出一套共存法则,一套城市生态系统,为两者的共生发展带来思考。奥托邦戈·恩坎加(Otobong Nkanga)用地毯、棉绳、玻璃、土、木、金属、油等综合材料探索了人类在开采资源的时候和生态、环境之间所产生的关系冲突。她追溯了水和土地的历史,提出了人类在生活中对资源的过度开发问题。她在装置中加入的表演,以双人彼此互动的身体平衡来展现人类与生态应有的内在共生关系。伊丽莎·简·卡迈克尔(ElisaJane Carmichael)将从海边收集的鱼鳞等物质精心地编织成渔网,表达了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南部莫顿湾群岛的原住民文化。通过艺术的实践形式,她诠释了地球生态的力量和美学,以及通过先人们的智慧和精神展现了人类应如何继续与自然生态共存的案例。劳拉·普罗沃斯特(Laure Prouvost)关于海洋、生物和身份关系的探索,以及“烹饪小组”艺术团体关于海藻繁殖等生态问题的公共研讨等一系列作品,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讨论打开了丰富多元且具有开拓性的视角。

  技术是流动的因素,也是体现地域、迁移的角度。在全球化发展的历程中,技术的变革使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进程拥有推进的动力,但这种推进也许需要辩证地看待。釜山充分受到技术变革与地域性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双年展在回顾了各种技术和现代化对城市形成的变化同时也带出了关于这两者之间相关联的思考。金益贤(Gim Ikhyun)用摄影与视频寻找了前现代的基建设施,以杰罗灯塔为引子探索了日韩隔海相望的地缘时空。“一纳秒是光在线厘米,或在光缆中传播约20厘米所需的时间。”他的作品从技术角度反思了现代文明将一切转化为数据并超越了物理限制状态。李美尔(Mire Lee)的装置艺术是技术材料的变革探索,她将水泥、树脂、钢材和石膏等物质混合黏性物质,尝试探索有机体和机器的合成,从艺术中拓展共存的状态。如果说李美尔的装置是工业和技术材料的实验美学,那么艺术家王伊芙苓韬程则以更隐性的材料变革来诠释其美学:水墨、茶汁、矿物色等综合材料表现了现代建筑和个人身份的交叉与冲突,其背后隐含着跨地域的文化观念变化和归属感问题。

  与主题关键词相呼应的还有展馆的选址。除了作为主场馆的釜山当代艺术博物馆之外,策展团队特别挑选了位于港口的釜山港1号码头、影岛造船厂旧址和草梁山坡进行延展。场域暗合主题,四个场馆对应了自然、历史、工业和生活。梅根·科普(Megan Cope)用牡蛎壳、蛤蜊壳等制作的装置作品在码头展场凸显出大型工业牡蛎养殖与原住民之间产生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南华妍(HwayeonNam)的《你只活两次》通过模糊的画面和波涛的海面传达出复杂的情感。有着天然屏障的影岛曾经是良好的牧场,后成为韩国第一家现代造船厂的建造地,展出的作品呼应了劳动、迁移、后工业化气息。希拉·纳比(HiraNabi)的巨大集装箱船,串联其南北半球的移民和工业网络;金英乔(Kim Young-jo)的纪录片在日常生活中见证了旧城的兴衰;而轮番上演的户外剧场更是将本届双年展的精彩作品一一呈现,《遥控器》《海上计划》《暗影之岛》……他们探讨权利、探讨制度、探讨边界。草梁特殊的地形和交通网络筑成了一道景观风景线,难能可贵地保留着都市森林之外的一片净土,而安设在此的一间小展厅默默地展示着宋敏荣(Song Min Jung)的影像作品《野种子》,艺术家通过真实和虚构之间形成的混合世界来追溯“运动”的意义。

  釜山双年展在不断地回溯与历史呼应中展望未来,“上升的浪潮”是长期的推波助澜所形成的当下。经历过现代化进程、民族解放运动、工业化、城市化的釜山无疑是复杂而多元的,同时也是伤痕累累的。在一件件作品之中,从移民到女性,从劳动到技术,釜山如这近百年的其他地域一样,有着相似的经历,延续和发展至今并形成新的浪潮。在这上升的浪潮中,伤痕被抚平,我们仍被激励着前进。■(编辑:九月)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